色综合视频在线-色综合视频网-色综合视频-色综合色综合网色综合-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国产精品一二三

“當代愚公”黃大發:絕壁天渠映初心

作者:李驚亞、鄭明鴻   更新時間:2021-07-24 16:39   來源:新華社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七一勛章”獲得者】 

他帶領村民,歷時30余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渠”;他用實干兌現誓言,為改善山區群眾用水條件、實現脫貧致富作出突出貢獻;他一心為民、埋頭苦干、百折不撓……

他是“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被譽為“當代愚公”。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黨員,我什么困難都不怕,帶領村民們開渠取水。水過不去,拿命來鋪!”“七一勛章”頒授儀式現場,86歲的黃大發心情格外激動,“新時代,共產黨員更要知重負重,越是艱險越向前。”

一心為民:報答父老鄉親

【從孤兒到村支書】

黃大發出生在舊社會,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他滾草窩、睡牛棚,靠給地主放牛過活,靠遠親近鄰的救濟長大。

“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黨來了,分給我土地,讓我不再受餓挨凍。”黃大發說。黨的關懷和遠親近鄰的幫助,讓黃大發感受到溫暖。他發誓,今后一定要為草王壩做點事情,報答父老鄉親。

黃大發性格樸實剛毅、大公無私、敢想敢干,23歲就當上了草王壩大隊大隊長。1959年,黃大發光榮入黨。此后幾十年里,他先后擔任村主任、村支書,直到2004年退休。

【立志為缺水村通水】

草王壩村山高巖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雨水落地,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村民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來回需走兩個小時。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喂豬喂牛。縣里的干部到草王壩考察,村民遞過來的水杯里,滿是渾黃。

地里也打不出多少糧食。因為缺水,當地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苞谷。苞谷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當地人餐桌上的主食,這種“苞沙飯”難以下咽,在喉嚨上直打轉轉。村民一年四季連飯都吃不飽。

然而,距離草王壩幾公里外,就有充沛水源。但是,高山成了險阻。

村子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黃大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當上村干部后,他撂下“狠話”,要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村里人都覺得他“瘋了”。

“窮就窮在缺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大米飯。”黃大發下定了決心。

埋頭苦干:30多年只為這條渠

【為修水渠百折不撓】

20世紀60年代,草王壩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黃大發帶領下,第一次大規模修渠,卻因技術等原因,耗時10多年也沒修成。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黃大發不肯服輸。1989年,年過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邊幫工一邊學習。3年多時間里,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從基礎學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許多水利知識。

1990年臘月,天寒地凍。為了修渠資金,黃大發趕了兩天山路。等找到原遵義縣水利局領導時,已滿身是泥,一雙舊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凍得發紫的腳趾。“草王壩大旱,地里顆粒無收,我要帶領群眾修渠引水。”黃大發從破爛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項申請報告。

當時,遵義縣一年的水利資金不過20萬元。據初步測算,從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壩要經過大小9處懸崖、10多處峻嶺,水渠需要從離地幾百米高的大土灣巖、擦耳巖和灰洞巖的懸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萬個工時。草王壩才一兩百個勞力,怎么完成這么大的工程量?

黃大發撂下一句話:“一年修不成,修兩年;兩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換,也要干成!”

【“大發渠”全線貫通】

1992年春,引水工程終于開工,57歲的黃大發帶領200多名鄉親,浩浩蕩蕩奔赴工地。有次炸山出現啞炮,黃大發準備前去查看,有人突然大喊“要炸了”。情急之下,他用隨身的背篼罩住自己,碎石塊剎時滿天飛。萬幸的是,碎石只擊破了背篼,擦破了他的手臂。

1993年,工程進行到異常險峻的擦耳巖,垂直300多米高,放炮非常危險。黃大發第一個站出來,帶幾名黨員上到山頂,把繩子拴在大樹上,再系到腰上,順著石壁慢慢往下探,尋找放炸藥的合適位置。

“共產黨員怕犧牲能行嗎?先烈們拿身體去堵槍眼,我們做事就要有這種精神。”黃大發說。

1994年,水渠的主渠貫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進草王壩,村里的孩子跟著水流跑,村民們捧著渠水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從沒見過黃大發流淚的村民發現,老支書躲在一個角落里,哭了。

1995年,一條跨三重大山、10余個村民組,總長9400米的水渠全線貫通,草王壩徹底告別了“滴水貴如油”的歷史。村民以黃大發的名字命名這條渠,叫它“大發渠”。

凝心聚力: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實現“三件事”諾言】

“大發渠”通水后,黃大發馬不停蹄地帶領村民“坡改梯”。村民徐國樹記得,自家“坡改梯”后有了4畝梯田,全部種上了水稻。1996年,畝產達到1000多斤。和徐國樹一樣,草王壩的村民從此吃飯不愁。

接下來,是修路、通電。黃大發每天帶領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齊心協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鋪通。1996年,村里通電工程啟動。黃大發帶頭拿出100元,村民湊錢1萬元。一圈上百斤重的電線,村民挽在肩頭往前拉……草王壩村,終于亮起了電燈。

黃大發又商量著修學校。沒有老師怎么辦?黃大發要求村里幾個上過中學的年輕人回來當代課老師,其中就包括他在外打工的小兒子黃彬權。拗不過父親的黃彬權回村里教書,一干就是十幾年。迄今,草王壩走出30多個大學生。

昔日的草王壩,如今已更名為團結村。近年來,在黃大發的精神感召下,團結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發展起中藥材、有機稻米、有機高粱、精品水果,養起了肉牛、生態豬和蜜蜂,解決就業1100多人,人均年收入突破萬元大關。2019年底,團結村順利脫貧出列,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清零。

在團結村,民宿、露營、農旅基地等旅游項目陸續入駐。預計2022年7月通車的仁遵高速在團結村設了下道口。屆時,從遵義城區到團結村只需半小時車程,團結村的致富路將越走越寬。

【共產黨員就是要干一輩子】

1959年初冬,黃大發在入黨志愿書上鄭重寫道:我要求入黨是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到底,幫群眾當好勤務員,不怕犧牲,不怕困難,不怕流血……

“共產黨員就是要干一輩子,不干半輩子。”有著62年黨齡,當了46年村干部、38年村支書的黃大發說。

如今,早已退休的他每天佩戴著閃亮的黨徽,仍在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思想齊不齊,想想大發渠”,已成為團結村干部群眾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

2018年,團結村建成“大發渠黨性教育陳列館”,黃大發的老屋成為黨員政治生活館。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到這里聆聽黃大發講黨課。同時,他也被邀請為各地領導干部講黨課。

“愚公移山就是為人民服務,讓我再活一次,我還做‘愚公’。”黃大發說。


原標題:“當代愚公”黃大發:絕壁天渠映初心


作者:李驚亞、鄭明鴻
編輯:馬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永纱奈在线| 绫濑天| 战无双| 邓稼先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 基尼斯和吉尼斯有什么区别| 新红楼梦电影| nina hartley| 明天属于我们第一季法剧完整版| 夫妻的情妇| 《冰灯》原文| 男吸女人奶水视频免费观看| 红灯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无限资源日本好片| 夜半2点钟| 爱的替身|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 家书1000字| 日韩大胆视频| 追捕渣滓洞刽子手电视剧全集在线观看| 红海行动2在线观看西瓜影院| 《流感》高清在线观看| 田教授的28个保姆演员表| 今天cctv6节目表|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电影免费观看| 衢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 阿尔法变频器说明书| 丰满少妇a级片| 杨幂吻戏| 女人30第二季免费观看综艺| 成人在线播放网站| 我的世界,视频| 第一财经直播电视直播今日股市| 董三毛| 深圳古镇| 托比·斯蒂芬斯| 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 teen| 欧布奥特曼年代记| 专治不开心| 《假期》电影|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