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加快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各級各類開發區大膽先行先試,迸發創新活力,發展水平全面躍升,支撐能力全面增強,帶動作用全面凸顯,布局結構全面優化。本臺從今天起,在“推進‘一主六雙’加快吉林振興”專欄下開設“加快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子專欄,首期來關注長春市加快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成績和亮點。
眼下,在長春經開區,吉光半導體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國家半導體激光技術創新中心進行工藝調試,保障創新中心12月實現投產。公司去年6月成立,是由省市區投資基金投資籌建的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發企業。
項目正式運營后,將提升我國高端激光芯片創新能力,填補吉林省激光芯片產業空白。除了國家半導體激光技術創新中心落位長春經開區,近年來,長春市不斷強化開發區創新引領作用,加強與一汽、華為、吉大、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大校大企大所合作,組建紅旗、數字經濟等產學研創新聯盟。同時,制定《長春市科技創新條例》等政策,支持開發區向現代創新型產業園區轉型。目前,開發區集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1200戶,占全市60%,上市公司總量達到29家,居東北4個副省級城市首位。
除了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中韓城市館還與韓國121家企業達成合作,產品種類達650種,其中大多數韓國企業的產品都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為了讓韓國企業在中國能找到家的感覺,中韓國際合作示范區實施了“管委會+平臺+園區”的運行模式,這里的“園區”相當于所有入駐企業的“管家”,專門提供服務。而韓國大松集團投資成立的吉林敏佑公司,就擔任了“園區”的角色。
在距離中韓城市館21公里處的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可以說是長春另一座對外開放“橋頭堡”。一列列滿載著電子產品、服裝鞋帽、汽車零部件的中歐班列從這里駛向歐洲。6年時間里,中歐班列(長滿歐)承運進出口貨物超65000標箱,貨值約260億元人民幣。
長春的開發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加快開放步伐。數據顯示,2020年,開發區內外資和進出口額分別占全市的80.5%、88.5%、98.7%、87%,超過全省50%以上。
眼下,長春市正以長春新區、中韓示范區、經開、凈月、汽開五個國家級開發區為依托,推動省級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優勢互補,著力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和高端裝備、光電信息、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能源、文旅6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2020年,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市比重達到72.3%、72.2%、77.3%;占全省開發區比重達到69.6%、57.1%、61.8%,切實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