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春漸近。冬日里五星村人益水果批發市場車來車往絡繹不絕。12月22日上午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七講七進”理論宣講員石巍,圍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長春市寬城區欣園街道五星村黨委班子成員一起學習、宣講、交流。
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重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十個明確”中寫入了“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內容,并把“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納入“十個堅持”的“堅持人民至上”這條歷史經驗中。
“五星村十多年來,實現村集體資產從不足70萬元到超5億元的飛躍,村集體經濟收入已突破1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不斷完善五星村經濟發展,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座各位既是五星村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實現共同富裕,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宣講員的開場談現在、展未來,將五星村黨委班子成員話匣子打開,大家結合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展開熱烈討論。
解決就業問題 為共同富裕打下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沒有捷徑,不是變戲法,必須靠14億多中國人民艱苦奮斗來實現。這就指明了共同富裕的實現途徑和努力方向。
“十九屆六中全會后,我們從黨員到村民代表進行了全面學習,全會《決議》重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共同富裕,也是五星村黨委一直堅持的方向。”五星村黨委書記杜一寶說。
五星村位于長春市寬城區,隸屬于欣園街道辦事處。近十年來由于城市建設開發征用,農民手中基本沒有了土地,村民成了無地無事無收入的“三無”農民,五星村由一個郊區農業村逐漸變成“城中村”。
“土地沒了,人心散了。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是我們村‘兩委’班子的當務之急。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實干興村,產業振興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杜一寶回憶說。
五星村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和組織一部分失地農民,利用手中的補償款,開辦起“小商店、小吃部、小理發店、小修理店、小藥店”進行創業創收,并在全村廣泛宣傳和推廣。經過一年的發展,村民們看到了“五小”店鋪的收入很可觀,紛紛要求加入其中。對于個別沒有資金的村民,由村里出面幫助找銀行貸款;對于確有資金難處的,由村里借一部分錢讓其試運營。截至2018年底,全村共有100多戶村民辦起了“五小店鋪”。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我們五星村不斷完善村集體經濟發展,為全體村民謀福祉、服務好,不斷推動共同富裕。” 杜一寶說。
做強支柱產業 不斷壯大村集體收入
推動共同富裕,解決發展問題是第一位的。
倉儲物流業是五星村的傳統產業,也是支柱產業,村里有市場、有客戶、有人才、有經驗,在原有物流園區被征占的情況下,五星村必須重新擇地建設新物流園區。
2013年春季,物流園區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同年9月,一個投資1.5億元,占地7.2萬平方米,集住宿、餐飲、配貨、停車、倉儲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成立了“吉林省問天經貿有限公司”。到2018年,問天物流園區營業收入已經達到700萬元,并解決了一大批失地村民的再就業問題。
“為什么取名‘問天’呢?”
“我們村干部就是要做到為百姓謀利益問心無愧,干工作實實在在天道酬勤。”五星村黨委是這樣回答的。
在交流中,宣講員問到:“推動共同富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人民在參與發展中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權利公平,共同創造社會財富,共同分享發展成果,五星村是怎樣做的?”
五星村黨委副書記李成軍說:“我們五星村班子守初心、謀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開發新項目,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反哺于百姓。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鄉村振興,建設幸福美麗家園。”
2016年9月,五星村利用村里水域面積12萬平方米的紀家水庫這一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綠色服務業,成立了長春北城水上樂園有限公司。為了擴大就業,減少開支,園區招收一些本村的失地農民,保證平時正常運營。
2017年5月,水樂園擴大經營規模,全新打造北城樂園夏季娛樂項目,修建了17個休閑小木屋,打造了兒童淘氣堡、玻璃棧道、大型水滑梯等20余個夏季水上娛樂項目。現在的北城水上樂園是集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大型娛樂場所,日接待量達3000人以上。2016至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00余萬元。
穩步推進產業發展 為推動共同富裕提供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
目前,五星人益水果批發市場成功位列長春批發市場第二位,銷售量、存儲量占市場份額的40%以上。擁有穩定客戶300余家,日交易車輛600余臺,日交易額800余萬元左右,解決周邊村民就業約400人。
在五星村東北特產展廳,記者看到20平方米的高清顯示屏上是雙陽美利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是五星村落實省里“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項目收購的。
合作社新建辦公區域600余平,改造牛舍9個,現存欄母牛560頭,年出欄量100余頭,盈利200余萬元。以“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擴大養殖規模,吸納周邊農戶58戶,整體存欄量達1100余頭,帶動周邊村民就業200余人,解決秸稈打包離田近200公頃,提高村民年收入近2000元。
展廳展架上擺放著五星村稻花香米,“這是在集安的水稻種植基地生產的五星村鴨綠江大米,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提升一產、壯大二產、做強三產,為五星村的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五星村鴨綠江大米車間負責人姜艷艷說。
在智慧農業系統的輔助下,五星村鴨綠江大米今年每畝增產10%,收獲水稻2000余噸,預計全年實現經濟收入100余萬元。
如今,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世人面前。跟黨走,感黨恩,成為五星村人的價值共識。
走進村民楊國忠家,他笑著說:“村黨委帶領我們走共同富裕道路,這輩子能住進寬敞明亮樓房的夢想提前實現了。”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殘有所助、困有所幫、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讓一個村民掉隊。”杜一寶的話擲地有聲。
榮譽墻上的獎杯、獎牌是五星人拼搏奮斗的見證;一路同行的村民用微笑將幸福傳遞。兩個小時的互動交流中,詳細了解五星村發展歷程,新點子、新想法迸發出來,為五星村不斷推進共同富裕出謀劃策。
監 制:王 亮 李振軍
策 劃:王奎龍
記 者:石 巍 侯春強
視 頻:劉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