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結到出發,僅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接到通知后就抓緊進行工作交接,對于工作地點、工作內容一無所知,沒有時間去精心準備個人物資,一心就想著速度,千萬別拖后腿。對于家人,沒有告別,沒有囑咐,即刻到醫院與隊員集結。
當得知我們支援的是梅河口市新冠定點醫院醫院,我瞬間感覺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護士長,又曾有過武漢的馳援經歷,心中的責任感油然而生。我在心里默默下定決心,要憑借自己所掌握的感控知識和抗疫經驗全力以赴協助好領隊和感控員的工作,服務好我們同來的50名隊員。在大巴車開往梅河口的路上,我向大家分享了年前參加重癥救治培訓內容和援鄂時關于感控和防護相關方面內容,在迎接重要任務前讓大家盡可能地多了解多掌握。
到達后,院區的救治點在馬不停蹄改造布置中,我們也成為了第一批護理“開荒人”開始了新的工作。在領隊張立娟的帶領下,團隊隊員毫無怨言,說干就干。在隊里呼吁報名第一批進艙人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主動請纓,帶領7名隊員進入9樓療區,逐一為隊員進行穿防護服的安全檢查,確保進污染區工作萬無一失。按感控標準共同規劃、布置工作區及病房的物品擺放,憑借經驗預判、搬運療區所需物資,商討合理對接安置轉運患者流程,盡可能做到高效工作、患者滿意。9日凌晨三點,我們接診整個療區的患者,并逐一進行身份核實、初判患者病情,盡早安頓患者進行休息,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得到患者及醫療組的一致好評,抬頭看表已是辰時。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面對新冠病毒,我沒有絲毫的恐慌與懼怕,有的是對戰友的牽掛,是對團隊的責任,是對戰勝疫情的信念,更多的是學以致用的擔當。我處于24小時隨時待命上崗的狀態,不論何時,我都遵循著“軍令如山倒”的原則,沒有班次的時候我協助領隊做好各項工作,盡自己所能貢獻微薄力量。看著療區里的老老少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心疼,有個小男孩剛剛十歲出頭,沒有父母家人的陪伴,自立懂事得很,我的五味雜陳徹底被他打翻,總是對他有數不清的掛念,沒辦法做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只能是盡己所能把自己的生活物資利用進病房的時機帶給他,多給予一些關心和問候,每次他都會很禮貌地稱謝不斷,希望自己的所做能在凜冬為他捎去一絲暖意吧!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歡送患者出院有幸福和感動,在討論工作中有爭辯和妥協,當然也有艱辛、委屈和淚水……但作為前衛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將一直向前。大疫當前,吾以為伴;翹首期盼,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