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長春市凈月區朗天社區核酸檢測正有條不紊地推進。
“為了大家的安全,請有序排隊,自覺間隔兩米距離!”一位“大白”志愿者站在居民排起的長隊旁,不時提醒著。這位“大白”是來自省機電研究設計院的高級工程師趙增陽。
自疫情發生以來,趙增陽所在社區封控、管控小區不斷增多,疫情防控壓力很大。“得知消息后,我馬上聯系社區,報名志愿者服務,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趙增陽說,“雖然家中有不足兩個月的嬰兒需要我照顧,但我愛人和家里老人都非常支持我。特殊時期,我要迎難而上,也想給家里的寶寶做一個好榜樣。”
在疫情防控中,身為九三學社社員的趙增陽每天堅守在志愿者崗位上十幾個小時。“每天他都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檢測隊伍引導、幫助居民掃碼登記、為行動不便老人進行上門檢測、登記管控區特殊人群臺賬、掃碼發放自檢試劑盒,還有樓內消殺、搬送物資、清運垃圾、張貼公告,到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社區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除了完成社區委派的任務外,趙增陽還協助醫護人員上門為隔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密接人員需要居家隔離14天,他擔當起了“采買員”“快遞員”的角色,幫助物資短缺的隔離人員代買生活用品,把十幾公斤重的物資送到居民家門口。
“在密接人員中,我得知有一位耄耋老人,牙齦腫痛已有4天,我馬上向社區管理人員反映了老人的情況。在多方溝通后,我聯系好車輛,順利為老人購買了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