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吉大一院支援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醫療隊收治了1名3月齡的新冠病毒陽性女嬰。患兒入院后間歇性發熱,最高體溫達38.5℃,并伴有咳嗽癥狀,左耳周圍組織出現紅腫。也許因身體不適,患兒哭鬧不止,這么小的孩子就遭這么大的罪,醫護人員都感到揪心。此時的患兒呈輕度脫水貌,四肢發涼且腹部脹氣明顯。患兒的母親是一名年僅24歲的新手媽媽,也是新冠患者,育兒經驗欠缺又發熱乏力,無法獨自照顧孩子。吉大一院護理部護士長趙曉霜主動當起了“臨時媽媽”的角色。她手把手地教患兒媽媽如何喂藥、如何以正確的姿勢為寶寶“拍嗝”、如何換紙尿褲、如何理解寶寶的不適、如何哄寶寶入睡,如何讓奶粉有媽媽的味道……患兒媽媽休息時,她就來到病房照顧患兒,哄著哭鬧的孩子入睡,又將患兒換下的衣物拿到衛生間清洗干凈并晾曬。護士們也紛紛加入了“臨時媽媽”的隊伍,將自己的牛奶、水果拿給患兒媽媽補充營養,又通過各種渠道為患兒購買奶粉、紙尿褲、衣物等生活用品,還為母女送來嶄新柔軟的棉被。稍有空閑便過去幫著為患兒檢查尿片、喂奶喂水。
孩子這么小就感染新冠病毒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她遇到了這么多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