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踏查摸排、集思廣益研究封閉方案、連夜施工……接到全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緊急任務后,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轄區內老舊散無物業小區多的實際困難,長春市朝陽區前進街道黨工委當機立斷,成立抗疫一線“紅心堤壩”臨時黨支部。
臨時黨支部成立后,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兩天三夜,封閉了44個老舊散小區,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鋼鐵長城”。
“前進街道轄區老舊散小區多,且多數沒有物業,能叫上名的就有40多個,短時間內快速實現封閉,可以說特別難。”盧德,前進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城市建設管理科科長,現擔任“紅心堤壩”臨時黨支部書記。他介紹說,自3月11日長春市開始對全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要做,封閉老舊散小區也要做,兩者同時進行!”經街道黨工委研究決定,一個名為“紅心堤壩”的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由他擔任支部書記,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趙立剛,街道機關黨支部黨員孫永、李想、王精庫為黨支部成員,主要任務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轄區老舊散小區封閉工作。
接到緊急任務后,盧德立即和支部成員連夜開展工作,圍在區域地圖前對老舊散小區情況逐一進行分析。
“這個繁榮家園小區,沒有圍墻,四面都可出入。如果都圍上,那在哪個地方留出入口合適?”發現問題后,孫永立即發問。對城市建設十分了解的趙立剛馬上把手往圖紙上一指,“在這里最合適,這里留口子,交通便利且周圍配套設置齊全,對居民來講很便利。”研究封閉方案、準備彩鋼圍擋,一整晚,新成立的臨時黨支部始終都在為第二天的正式施工做籌劃準備。
3月12日一早,長春便下起了雨夾雪,連夜準備好的彩鋼圍擋被雨雪淋濕,封閉工作因焊接環節容易發生危險而被迫中斷。沒有圍擋,就沒法完成老舊散小區的封閉,封閉管控也就無從談起。盧德和支部成員心急如焚,他們開始實際踏查老舊散小區,進一步了解實際情況,對封閉設計進行科學規劃。
“等到雨夾雪停后,我們立即重返封閉施工現場,為了防止焊接期間出現危險,我們買來絕緣鞋、絕緣手套,把吃飯、上洗手間的短暫時間當作休息,日夜不停突擊進度。晚上很冷,但大家仍然咬牙堅持,有時候手凍得不行了,就雙手放一起搓一搓?!北R德告訴記者,他們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地踏查,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封閉設計。
熬過兩天三夜后,臨時黨支部成員總算松了一口氣。44個老舊散小區全部用彩鋼圍擋進行了封閉,為接下來的封閉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在這場疫情防控戰役中,“紅心堤壩”臨時黨支部作為突擊隊,一直沖鋒在前,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徐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