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抗戰中,東北抗日聯軍孤懸敵后、武器簡陋,缺衣少食、挨凍受餓,面對挑戰人類極限的最惡劣條件和最殘酷斗爭環境,在深山密林、冰天雪地里與數十萬敵人進行殊死搏斗。以寧死不屈、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用血肉之軀筑起一座抵御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這兩天,在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每天都有學生、機關團體等來陵園悼念烈士。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每年接待人數已達到40多萬人次,成為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的重要課堂。
在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東北抗日聯軍有數萬名將士血染疆場。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領導抗日武裝冒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同數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
在極為險惡的境地中,東北抗日聯軍經常少衣無食,只能吃草根、嚼樹皮、喝雪水果腹。無論是總司令、軍長還是普通士兵,都面臨著餓死、凍死和戰死的威脅。東北抗日聯軍的14年斗爭與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同被譽為中國革命的“三大艱苦”。但是抗聯將士打擊日寇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果決以及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震撼人心。
今天,紅色血脈在吉林青山綠水間汩汩流淌。楊靖宇烈士陵園、敦化市寒蔥嶺抗聯戰斗遺址逐漸成為紅色旅游重要目的地。吉林省紅色景區接待游客累計超過2400萬人次。站在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的新起點上,東北抗聯精神成為吉林人民擘畫美好藍圖、創造美好未來的不竭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