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豐縣有效延伸黨群服務觸角,構建“一二三四五”體系,建設36個網格黨群服務站,切實建強網格陣地,做活網格治理。
一是堅持“一個中心引領”,夯實站點建設組織保障。該縣堅持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節約高效原則,最大凸顯“小辦公、大服務”。縣財政每年列支80萬元,用于服務站高效運行。101家駐區單位以0.5萬元為基數,將黨建經費用于服務站建設,提升網格服務質量。
二是做實“兩個主題板塊”,搭建黨群關系橋梁紐帶。服務站盡顯“黨”“群”兩大板塊,創新黨建聯盟、差異化治理、紅心物業服務、書記一號工程、老書記工作室等10類設計主題,形成“10+X”多元化特色主題,滿足不同群體、不同形式、不同需求,打造具有東豐特色的基層治理體系。
三是打造“三大服務平臺”,精準高效延伸便民觸角。打造黨建活動平臺,建設共享家園6個,為網格內各級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陣地;打造服務群眾平臺,為居民提供社區公共事務代辦、咨詢、預約等延伸服務,設置“便民服務共享柜”和“愛心驛站”75個,拓展為民服務內涵;打造協商議事平臺,將社區議事、樓棟長協商和老書記工作室等協商議事活動前移至服務站,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米”。
四是統一“四項運行標準”,筑牢為民服務堅強堡壘。統一選址,依托居民點、商業帶或物業公司、駐區單位、活動廣場等現有場所,提供差異化服務;統一配置,配備“五長”公示欄、網格手冊、辦事流程等便民設施,實現“一室多用”,打造折疊空間;統一管理,制定職責分工、管理規則和應用制度,實現規范化運作;統一服務,實行上下班錯時服務,網格員、樓棟長輪流值班,實現服務零距離、全天候。
五是建立“五支服務隊伍”,匯聚網格治理強大合力。建立駐點輔助團隊,街道干部直接掛點到網格,指導、參與網格工作;建立議事協商團隊,將“兩代表一委員”、居民代表、業委會和物業等力量納入網格,完善議事協商整體功能;建立便民服務團隊,以網格員為核心,統籌樓棟長、單元長等9750余人開展網格服務;建立志愿服務團隊,開展文明引導、環境保護和扶弱濟困等志愿服務活動102次;建立群防群治巡邏隊,開展治安巡查、市容巡查和應急處置等工作,共建平安幸福網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