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單洪玲時,頭頂上的天空無云,滿眼的“吉林藍”。
單洪玲是敦化市官地鎮農業農村辦主任,負責包保轄區的秸稈禁燒工作。手指滿天的蔚藍,單洪玲自豪地說:“這片‘吉林藍’,有我涂上的一筆。”
談起今年春季的秸稈禁燒宣傳工作,單洪玲記憶猶新,“我包保的50戶在延邊州敦化市官地鎮官地北村,拿著秸稈禁燒‘明白卡’,挨家走、逐戶嘮,入戶做宣傳,把秸稈禁燒的危害給鄉親們講明白。”
“不止今年,最近幾年,我們官地鎮所有基層治理網格員一到禁燒季節,就都進村入屯,扎實做到全鎮玉米種植農戶入戶宣傳訪談全覆蓋。”單洪玲告訴記者,敦化市被省里列為秸稈禁燒重點管控20個縣市之一。
近年來,我省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特別是在秸稈禁燒工作上,著重抓好秸稈禁燒、計劃燒除、秸稈離田等工作,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方法,持續“藍天在線”,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
2021年,我省全年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4%,首次超過90%;PM2.5濃度控制在26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20+”水平;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比例控制在0.3%以內;全省9個市(州)空氣質量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國最前列……紀錄一次次的提升,不斷刷新著我省有監測數據以來的空氣質量水平。
今年9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總結一年來我省生態強省建設情況。其中,秸稈全域禁燒作為我省生態強省建設的一項標志性舉措,再次被提及——秸稈全域禁燒要堅決抓好,保持“三個不變”,秸稈全域禁燒政策不變、對違規焚燒秸稈打擊力度不變、對產生火點地區的追責力度不變,切實鞏固擴大禁燒成果。
“不過,只靠死看死守是守不住的,也是不科學的。”單洪玲說,“秸稈離田還田是禁燒根本。”
秸稈離田還田,是我省開展秸稈全域禁燒工作緊緊扭住的“牛鼻子”。
為了把還田工作壓實,我省建立了部門抓、地方管、集中指揮的管理體系。在敦化,當地制定了秸稈禁燒網格化包保清單,健全了市、鄉、村、屯各級網格化監管,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層層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打通了秸稈全域禁燒“最后一公里”。
敦化市的做法和成效僅僅是全省秸稈全域禁燒工作的一個縮影。“吉林藍”的背后,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
2022年,冬季清潔取暖即將在我省落地。全省擇優推薦的長春市、吉林市、白山市清潔取暖項目,項目完工后,三市城區和縣城清潔取暖率達到100%,平原地區農村清潔取暖率達到65%以上,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極大提升我省空氣環境質量。
“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待,不是看總量減了多少,而是看質量提升了多少。為此,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持續深入推進。”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李文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