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遼源市西安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不斷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構建六種融合發展類型,探索出一條“全域提質、融合發展、多元共治”的新路徑。
建立城鄉互建的“連心橋”型,推進“黨建+服務”。實施“機關+村”聯建,依托鄉村振興、千村示范包保、黨支部聯系點等,推動區直部門以所屬黨支部為單位,與村黨支部結對開展聯建共建;實施“社區+村”聯建,有效整合雙方在人才、智力、教育、文化、信息、陣地等不同方面的資源優勢,建立常態化溝通和會商機制;實施“城區居民+村”聯建,發展“農業+休閑旅游”,通過開展多種文旅項目,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體驗,推動城鄉居民需求互補。
建立村村幫建“兄弟連”型,推進“黨建+鄉村振興”。聚焦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開展“三聯三帶”,即黨建聯抓,項目聯推,制度聯建。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載體,實現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品牌樹在產業鏈上。
建立行業同建“小巨人聯盟”型,推進“黨建+發展”。深入推進基層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落實區級領導“2+N”包保制度,成立“兩新”黨組織黨員先鋒隊和黨員先鋒崗。開展“政企聯村包戶行動”,通過企業聯村幫扶、黨員干部包戶防返貧、農技專家指導助推的方式,使基層黨組織從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建立黨群合建“黃金搭檔”型,推進“黨建+共享”。搭建婦女兒童群體服務平臺,常態化開展創業致富、情感呵護、法律維權等特色服務。推進養老服務項目體系化建設,推動4個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交付使用,開展醫、食、助、學、養、樂六大板塊服務項目,滿足社區廣大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建立區域聯建“紅石榴”型,推進“黨建+辦實事”。建立“1+X”區域化黨建聯盟協作區21個,全面推行輪值主席制度,建立專兼職“三長”隊伍1905人,開展在職黨員深入社區、深入群眾的“雙深入”活動,與聯建共建街道社區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助力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活動72次,累計參與黨員4萬余人次。深入推進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化建設,全面落實社區領辦代辦、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制度。在社區設立便民服務熱線及“12345”等平臺45個,廣泛受理群眾辦事訴求。
建立多元共建“同心圓”型,推進“黨建+基層治理”。在社區全覆蓋設立“居民議事廳”,逐級召開“網格會”“樓棟會”“單元會”,組織居民群眾共商小區事務。進一步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形成了村(居)民自治體系和行為規范。構建“警務+網格”新模式,建立“法官+調解員+網格員+群眾代表”的聯動解紛機制。深化文明城市和千村示范創建,整合轄區黨員、網格員、物業人員、社會組織等人員力量,成立志愿服務隊39支,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環境整治、安全巡邏、領跑代辦等便民服務15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