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了個公益理發群,需要理發的鄰居進群,家里有老人不方便出門的,疫情結束后我會上門剪。”“今日公益理發十二點半開始,需要理發的家人們到物業門口排隊,注意安全距離。”“大家別加我微信發紅包,給錢我就不去了,住在一起就是緣分。”……這幾天,長春經開區怡景陽光小區的業主群里又有了新話題,小區業主、銀星造型的理發師王宏亮義務為大家剪頭發了!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對于居家40多天的居民來說,理發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卻成為困擾很多人的一件“難事”。在怡景陽光被列為“無疫小區”后,從事美發行業15年的王宏亮主動聯系物業,申請義務為小區居民理發,幫助大家解決“頭等大事”。于是,一把椅子、一塊圍布、一把剪刀,一個推子,“托尼”王宏亮的工作室就在物業的活動室里成立了。
環境雖然簡陋,但是技藝卻不打折扣,居民按照接龍順序,有序而來。無論兒童,還是滿頭銀發的老者,王宏亮和他的臨時助理——居民郭旭都熱心接待,精心修剪。王宏亮負責剪,郭旭負責消殺、組織排序,每天站四五個小時成了王宏亮和郭旭居家生活的“新常態”。連續4天,為小區近200多位居民提供了義務理發服務。
有人問他倆辛不辛苦,咋不收點錢?王宏亮憨厚地說:“疫情期間憑自己的手藝為大家服務,也算是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點綿薄之力,那么多社區、物業的工作人員還有志愿者,明知危險而不怕危險,為守護小區的安寧拼命努力,我這點辛苦不算啥,又怎么可能收錢呢!”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