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直接決定著中央的各項部署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執行。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把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需要的不僅是想干、積極干,更是能干、會干,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要厚積團結奮斗之能,經常查找不足、補齊短板,努力讓自己的能力水平跟上崗位要求、時代要求。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身處科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身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艱巨任務,身為黨員干部,要捫心自問:是否真正具備了足以勝任本崗位的能力?掌握了多少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應該說,感到“能力不足”在所難免,出現“本領恐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自身缺乏認知,自我感覺過于良好,看不到自身不足。面對經濟發展一竅不通,面對矛盾問題一籌莫展,面對群眾訴求一事無成,長此以往就容易出現麻痹、短視、漠然、和平積習、好大喜功等問題,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后果相當嚴重。
當自身“能力賬戶”余額不足時,就要及時“充值”。今天,“知識半衰期”越來越短,我們必須一輩子堅持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特別是對黨員干部而言,學與不學,是關乎能否勝任崗位、履行本職、服務百姓的大問題。黨員干部的“能力賬戶”是什么?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充值”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來者不拒,而是要堅持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把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填補起來,不斷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努力使自己成為行家里手。同時,還要強化系統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應對風險、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這是團結奮斗、繼往開來的號角,是對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淬煉本領、提升能力的鞭策。砥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態度,永葆“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精神,堅持不懈補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領上的不足,我們就一定能以過硬的本領扛起“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重大職責使命,用“初心”“使命”“奮斗”之筆,書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更加精彩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