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省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年均增速11.5%。2021年,吉林省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達12079元,同比增長20.2%,增速排在全國前列,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2022年,全省新上產業幫扶項目561個,帶動脫貧群眾及監測對象18.3萬戶33.35萬人,其中實施肉牛養殖和鄉村旅游項目127個,帶動脫貧群眾及監測對象10.2萬戶17.7萬人,為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加收入注入新的源頭活水……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吉林省邁出了有力的步伐。
遼源篇
遼源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精神,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重點,以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以“千村示范”為突破,以“五大振興”為主線,強化落實,精準施策,全力打造“產業優、顏值高、底蘊厚、秩序好、保障強”的美麗鄉村。
這是“吉林一號”衛星近日在太空中拍攝的遼源市東遼縣遼河源鎮安北村,是省級非遺項目遼河源頭傳說遺址所在地。(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微風輕拂,遼河水庫水面的漣漪與稻田麥浪相映成趣。劉鷹 攝
遼源市東遼縣安石鎮朝陽村景色。劉鷹 攝
東豐縣大力發展羊肚菌產業,撐起農民致富傘。劉鷹 攝
西安區碾山村多肉大棚春意濃。劉鷹 攝
遼源市東遼縣安石鎮朝陽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遼源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是遼源市東遼縣安石鎮朝陽村萬畝水田。(遼源市委宣傳部供圖)
遼源市龍山區壽山鎮永治村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遼源市委宣傳部供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遼源市安石鎮朝陽村帶來繁榮振興的新面貌。(遼源市委宣傳部供圖)
遼源打造三百工程之一——遼河水庫景觀。(遼源市委宣傳部供圖)
遼源市東豐縣六禾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吸引農民畫作者前來采風。(遼源市委宣傳部供圖)
(本組稿件綜合吉林日報相關報道,遼源市委宣傳部提供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