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把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成長作為年輕干部培養的重要途徑。”新征程上,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更需要把扎根基層和艱苦地區作為增長才干的途徑。
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仍然是我們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的勝利的強勁動力和重要保證。歷史和實踐都充分證明,始終具有艱苦奮斗優良作風的政黨,才能興旺發達,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回顧黨的壯闊歷程,正是因為艱苦奮斗,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才能夠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在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黨團結帶領人民始終堅持艱苦奮斗,保持一種向上拼搏、向前沖刺的精神狀態,在無數個“空白處”填上獨具中國特色的出彩“答案”,同時換來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各種風險和挑戰,唯有永不停下前行的步伐,肯吃苦,能吃苦,才會戰勝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不斷贏得新的勝利。
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本自滿、懈怠,更不能因此停滯不前。新的趕考路上,我們決不能驕傲自滿、止步不前,要繼續艱苦奮斗、銳意進取,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力辦好自己的事,鍥而不舍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基層和艱苦地區最能鍛煉人,最有利于干部和人才成長。新時代新征程,需要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發揚百折不撓的斗志,發揚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作風,自覺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加強鍛煉,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基層是培育政治上過硬、能力上突出、業務上精通、服務上盡心,可堪當重任的年輕干部的沃土,艱苦地區是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干事創業、促進成長的“大熔爐”。經過基層和艱苦地區的鍛煉和磨礪,會更有利于鍛造堅定信仰信念、明辨大是大非,能更好地掌握斗爭本領、砥礪奮進力量,更有助于練就鐵腳板、硬功夫。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在基層和艱苦地區的磨礪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