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端午節,天氣晴好。
迎著朝陽,記者驅車前往長春經濟圈環線二期工程現場,探訪節日里的一線建筑者。沿著長雙快速路,一個小時的車程,直達位于雙陽區于家村的四工區施工點——長雙煙特大橋。
此時的長雙煙特大橋左幅正在架設預制箱梁,右幅進度稍快,已開始橋面施工。一輛混凝土泵車正在作業,十幾位工人在橋面澆筑混凝土。轟鳴聲中,工人們有的在焊接方鋼管,有的在綁扎鋼筋,有的相互配合進行著模板搭設,現場忙碌而有序。
“工地上沒有假期,趁著天好雨少,少休點,多干點,對于建筑人來說,工期最大。”說話的是力工王君,今年57歲,穿著反光衣,戴著黃色的安全帽和防護手套,安全帽下,臉被曬得黝黑通紅,額頭上布滿了汗珠。
“雖然過節回不去家,但工地上的端午節不僅熱鬧,還很暖心。昨天項目部給我們送來了粽子、雞蛋等節日慰問品。晚上,工長還特意花錢在村里抓頭豬,給我們過節改善伙食。”
“我家那兒過端午跟長春一樣,吃粽子、吃雞蛋、插艾蒿,系五彩線、掛紙葫蘆、戴香荷包,還有踏青……”王君的老家在黑龍江省依蘭縣,說起家鄉的端午節,他的臉上漾出淳樸的笑容。
一旁,鋼筋工張雨正在綁扎鋼筋。他的臉在密密匝匝的鋼筋縫隙中若隱若現,手指快速地將一個個扎絲綁到鋼筋上,轉動幾下,扎絲就牢牢系住了鋼筋,記者數了數,大概5秒鐘就能綁好一個扎絲。
張雨今年40歲,年紀不大,卻已經跟鋼筋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手藝可以說爐火純青。仔細看他綁扎過的鋼筋,每個扎絲的形態幾乎一樣,像復制粘貼一般。“在工地上,不管干啥工種都需要技術和經驗,一邊干一邊悟,才能把手法練好練快。這么大的工程,咱得保質保量,把活干細干好。”
對于建筑人來說,把活干好,是硬道理。每天早7點,中交一航局長春環線二期GQ04工區生產經理溫暖都會準時出現在施工現場。溫暖說,尤其節假日,更要提前到崗。溫暖負責組織現場的生產工作,包括工人與作業機械的調配。“工地上不僅有各個工種的工人,還有項目經理、生產經理、安全總監、技術員、安全員、測量員等很多人員,大家放棄休假,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的就是保質量保安全地推進施工進度。”
時近正午,現場施工仍酣。此時,王君已經干完了手頭的活兒,開始幫助工友在橋梁兩幅之間掛防護網。“你看,橋下面有工人、有來往的作業車,所以要在左右幅的空隙間掛上防護網防止人和物墜落。”……王君說,端午是祈福安康的節日,他希望自己和工友們這一整年都平平安安、順順當當的。
“晚上有豬肉燉粉條,還有節日加餐,記者同志,晚上跟我們一起過節吧!”記者準備奔赴下一施工點,聽著工人大哥一聲聲真摯的邀請,心里格外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