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第二十二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科普大集活動在長春農博園舉行,活動由省科協等單位主辦,現場開展了科技小院成果展示、2022年度吉林省“農工巧匠”證書頒發儀式、科普宣傳、義診等多項服務內容。
走進展館,記者注意到今年科普大集著重加強了對科技小院的宣傳。
展館內,水稻、谷物、玉米、木耳、桑黃、藍莓等18家科技小院通過講解、展板介紹、實物展示等方式宣傳我省農業科技最新研究進展,推廣我省科技小院工作成果。
盆里種藍莓,碩大果實緊密有序地掛在枝干上,這樣的產品令人們紛紛稱贊。靖宇藍莓科技小院負責人吳林介紹,“這是‘庭院藍莓’栽培技術的產品展示,這種技術是采用盆栽的方式,通過技術配置、肥料供給,幫助農民充分利用庭院,廢棄地塊等發展藍莓經濟,并解決種植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問題,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科普大集是直接有效的科普平臺,這次我們帶著‘庭院藍莓’栽培技術來到這里,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這項技術。”
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穆曉東說:“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回信,寄語同學們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科技小院不僅是農業科研、科技服務與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更是惠民科普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已有6所涉農高校建成50個科技小院,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務。”
在2022年度吉林省“農工巧匠”證書頒發儀式上,全省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農業工程、農業經營管理等5個專業類別的“農工巧匠”代表,從中國科協農技中心等單位專家手中接過證書。“作為一名農民,第一次接受榮譽心情特別激動。我會把所學所研盡我所能地服務于農民,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龍潭吉桃科技小院負責人周彥榮說。
沿著展館長廊向前走,健康科普宣傳和義診、吉林省農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現場競答、文化惠民演出、千名農村科技致富能手、農村科普帶頭人逛農博、科普圖書資料贈閱等一系列科普活動正在進行。
嘹亮的歌聲、歡快的舞蹈……今年的科普大集還開展了2023年送演出下基層“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另一邊,科普贈書活動吸引了很多人。記者看到,科普書籍內容涉及中草藥種植技術、玉米病蟲害防治手冊等技術講解,備受農民朋友關注。
匯聚各方智力,精準服務“三農”。科普大集作為農博會中“產業示范與科普教育”版塊的重要內容,是農民了解政策、收集信息、學習交流的平臺。為此,省科協將繼續發揮科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資源優勢,鋪路架橋,營造科技助農、惠農環境,為持續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