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吉林日報第三版
深入分析吉林優勢潛力 助推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 ——特邀專家座談會專家發言摘要
“我要給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點贊”
徐洪才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
2023年,吉林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已經走在了率先實現新突破的賽道上。
我要給吉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點贊??偨Y一下亮點,我認為有5個方面:
一是2023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3%,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等不光產量提升,質量也在提升,大型農機裝備,科技成果在農業領域應用很多。
二是作為工業大省,吉林實體經濟工業運行表現非常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尤其是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勢頭很好,傳統的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持續加速。一汽解放加速并入新能源賽道,紅旗品牌也向新能源汽車奮進轉型。原來吉林石化、吉林化纖非常有名,現在能源化工包括新材料、新產業培育,還有裝備制造等,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都有市場,新能源、綠色產業等都可圈可點。
三是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基礎性作用。這一點在吉林省經濟發展中也是非常明顯的。2023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2%,而吉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0%,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
四是外貿規模迅速擴大。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2%。吉林省雖然說盤子小一點,基數低一點,但成長性好,同比增長7.7%,這個成績來之不易。
五是房地產業整體運行好于全國水平。全國的房地產市場還處在調整轉型過程中,但咱們吉林省銷售面積、銷售金額都是正增長。過去這些年房地產泡沫形成以及政策信息不斷調整,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這個陣痛在我們吉林省應該說影響還是比較輕的。
展望2024年,我們對吉林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建議一要增強有效投資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要增加投資力度。政府除發揮引導引領作用外,更多要關注民間投資,調動民間投資、外向投資。二要提高我們經濟的外向型水平。國際上,發揮我們的地緣優勢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國內省外的循環也很重要,要加大研究形成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比較優勢,差異化競爭,跟這些兄弟省份還要展開合作。三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尤其要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發展。這些企業提供就業機會、提供增加值,為普通民眾增加收入,這是最重要的。四要挖掘資本市場潛力,要加快企業上市培育,這需要各部門協同配合,共同盡責,提高我們的證券化率。五要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F在全國各地都在考慮怎么把人才留下為我所用,怎么扎根,我們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創造就業機會,讓他們有事情干,有事業發展空間。
“吉林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姚景源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聽了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如果用兩個字表示,我覺得非常“樸實”,體現出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文風和政風。
吉林省去年一年發展的內外環境充滿挑戰和困難,我們在疫情三年當中遭受了嚴峻打擊,但是2023年這一年過后,吉林保持了6.3%的增長,比全國高了1.1個百分點,這一年的成就來之不易。這個增長不僅說明吉林自身戰勝了諸多的內外挑戰和困難,也為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分析經濟,一塊生產、一塊需求,分這兩塊最簡單。
從生產的角度看,就是工業和農業,先說農業。我們十幾億人吃飯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去年吉林省糧食產量837.3億斤,從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為中國經濟和發展大局作了重要的基礎性貢獻。
“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這兩條吉林省做得都好。
講到農業的時候,我們眼光不能僅僅放在去年的837.3億斤上,應該看到它為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奠定了最關鍵的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做好,比如怎么能讓吉林真正成為農業強省。
第二是工業,工業增速比全國高了2.2個百分點。吉林是制造業大省,我們看整個工業,特別是關鍵產業,比如汽車、裝備制造等等這些,吉林都是兩位數的增長,不但高于全國平均增長速度,而且結構在優化。這說明吉林的工業基礎好,我們要牢牢抓住這個基礎,讓制造業當家。
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看需求,我們要看投資當中的結構優化。吉林省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7.9%,這些項目都是經過反復論證的有效投資。
講消費,我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也比全國高。
再有一個是出口,吉林出口連續三年實現20%以上的高增長,能保持這樣的增長狀態不容易。
所以無論從生產角度還是需求角度看,吉林去年都是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
吉林以后還是要把總量做大?,F在強調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盡量還是把總量做大,有了總量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吉林省要做大總量,長春市要占一半,一汽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我們可以利用兩到三年時間把散在外面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召回來,提供一系列好的環境。一旦零部件產業園成功了,外面企業馬上會來。
吉林可以研究一些可操作的措施,實打實地邁起步子,做大總量。有現在這么好的基礎,吉林全面振興沒有問題,而且將來一定能夠在各個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數字”
蘇劍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屆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
最近這5年,我去過吉林省的一些城市,作過一些調查研究。剛才徐洪才副主任和姚景源研究員作了發言,講得非常全面深入,我就說以下幾點:
首先,我今天上午看到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去年增長72%。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數字。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就是一位日本官員退休之后寫了一本書叫《日本戰后經濟史》,他回顧了日本當年和美國經濟競爭時的一段歷史。他認為日本最近幾十年的經濟停滯,是因為美國和日本的科技體制方面的不同。美國的科技體制是大量中小型科技企業在做研發,而日本是典型的“政府+大企業”這個體制?!罢?大企業”體制有利于追趕,但追到世界科技前沿時,想再實現科技進步就需要大量的試錯,但日本大企業的數量、嘗試的方向和次數,都遠遠不如美國。所以,日本追到一定程度,與美國相比,劣勢就出來了。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如果我們科技企業的發展能與一個好的科技體制結合起來,再提供一個好的發展平臺,效果一定會非常好。
其次,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部署實施9個重大科技專項,其中智慧農機這個提得非常好。前一段我到陜西省漢中市,聽說當地盛產茶葉,坡地和山地上都有大量種植,但采茶的時候卻碰到了“怎么采”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智能農機上下功夫,可以用機器來解決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長遠眼光的安排。同時,通過發展智能農機,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最后,從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我看到,目前“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已經達到108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同時,吉林省還要全產業鏈發展衛星制造及數據處理、無人機制造及低空服務產業,支持長光衛星等企業開展低成本批量化衛星研發制造,支持“吉林一號”衛星加快組網。目前來看,吉林省在衛星制造和衛星服務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從未來國家發展戰略的趨勢來看,吉林省這一產業大有潛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
“搶抓新能源產業革命機遇”
任澤平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從干貨滿滿的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奮發有為,務實、實干的作風,感到非常受鼓舞。
概括起來講成績很突出:2023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3%,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而且農業實現快速增長、工業增速明顯加快。此外,新興動能強勁,比如一汽奧迪的新能源汽車,包括動力電池,都非常值得期待。
我覺得每個企業、每個人,包括每個地方的發展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順勢而為是最大的智慧。新能源市場規模巨大、空間巨大,前景廣闊。中國培育了優勢充足的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風電、光伏、氫能、儲能蓬勃發展。
吉林要搶抓新能源產業革命機遇,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能源革命已經到來了,吉林發展新能源有非常好的基礎,長春是中國汽車城,而且我們綠電資源又很豐富。作為汽車產業大省,吉林應在新能源汽車新賽道上開啟“超車模式”,持續鞏固吉林汽車產業優勢地位。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將自己的特長與市場需求有機地融合,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比如華為、小米做的主打智能化,未來打高端化,吉利打的是性價比,沃爾沃打的是安全,一定要占據一個品位。此外,要打造一個完整的、強大的新能源產業鏈。從新能源的角度來說,汽車的產業鏈非常長,除了整車,還有電車、電機、電控,以及正負極材料、充電樁等。我們要聚焦補鏈強鏈延鏈,增強新能源產業鏈韌性。比如,常州這幾年抓住了新能源的機會在快速崛起,它的先進產業鏈非常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儲能、氫能、智能駕駛成為新能源三大新萬億級賽道。雙碳戰略將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綠電+儲能+分布式”將改寫能源格局,智能駕駛一旦到來,將對人類社會和每個人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改變。我也知道,吉林省正搶抓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窗口期”,深入開展“氫動吉林”行動,把發展氫能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引擎,搶占綠色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制高點。我相信,只要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將不斷拓展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增量空間,為推動吉林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吉林經濟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丁一兵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聽完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感到特別振奮。2023年,吉林經濟有很多亮點,特別從經濟增長的績效來看,未來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從相關的數據可以看到,2023年吉林省經濟增長是一個比較均衡的增長。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時間維度上,具有持續性的增長性。2023年第一季度吉林經濟高速增長,增速居全國第一,隨后的二三四季度增長也保持平穩;從產業結構上來看,吉林的一二三產業都獲得了非常好的增長績效,比較均衡,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增速;從“增長動力”上來看,吉林的“三架馬車”中消費增長較好,其中對外貿易表現突出;在投資上,高新技術企業投資較好,所以從結構上、態勢上均衡的增長表現來看,這些發展態勢都會對未來吉林省經濟繼續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
新一輪的東北全面振興將為吉林發展提供有利的契機。2023-2024新雪季,全國對東北旅游評價整體呈現正向態勢。去年下半年開始,到吉林省的代表團,比如澳門代表團、廣東代表團都對未來東北新一輪全面振興的前景非常樂觀,吉林可以利用這樣的發展契機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尋求更多的區域合作機會。
從目前的旅游發展形勢看,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會持續出現明顯的境內游超過境外游的發展態勢。吉林省旅游業有非常好的基礎和底蘊,從資源上,長白山在全國乃至亞洲都是獨一無二的資源;從歷史文化上,吉林從高句麗開始就有持續的歷史文化,非常多元化;從民族構成上,吉林省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這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資源;還有吉林的紅色文化資源——東北抗聯等等,把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有效結合,吉林將開發出相當大的旅游業發展空間。
那么如何將這個萬億級產業發展起來?一是重點打造核心旅游區和核心精品旅游路線。任何成功的旅游地區,包括我們國內國外的成功首先都是由核心旅游區帶動起來的,像吉林省的長白山、延邊,包括長春,這都是我們需要重點打造的旅游目的地。同時利用吉林東北亞地區的核心樞紐優勢,實現與黑、遼兄弟省份旅游資源互通。二是大力促進文旅融合。增加旅游項目文化內容、娛樂內容,提升旅游業的價值和增加值。三是要大力加強培育文旅企業,吸引相關資本投入,大力引進和培育文旅的經營管理人才和培訓一般的文旅服務從業人員,帶動提升整個產業服務水平的提高。四是通過新形態的媒介對吉林省的文旅進行宣傳、推介。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將支撐吉林省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無論是“六新產業”還是“四新設施”都是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才來支撐,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架構下,吉林省內高校一些專業研究領域、具體研究項目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跟吉林省的發展愿景有效結合起來。例如,吉林大學有文旅部唯一一個國家級的冰雪旅游實驗室,它可以更好地和吉林省冰雪旅游結合,設計、研發新的冰雪旅游裝備設施,助推吉林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