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啟新篇,奮進正當時。1月26日、27日,政協吉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和吉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先后在長春勝利閉幕。連日來,省直各部門各單位干部群眾以各種形式及時了解大會盛況,深入學習大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全力以赴抓好全省兩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凝心聚魂、激發活力,信心百倍走好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路,匯聚起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的磅礴力量。
省發展改革委黨員干部一致表示,將結合部門職能,把全省兩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履職實踐中,堅持解放思想、開放包容、放開搞活,聚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錨定“兩確保一率先”目標,鞏固我省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發改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讓社會活力四射,市場活力十足,經濟活力充盈,吉林發展“豐富多彩”。
全省教育系統干部職工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以教育強省建設為主線,以優質均衡、學科優化、職教培優、校園冰雪運動、高校畢業生留省就業、支撐產業振興為突破點,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高等教育支撐產業振興等十個專項行動,樹立爭先進位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結果交賬,創新實干,狠抓落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貢獻教育力量。
全省科技系統干部群眾表示,將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省兩會精神的熱潮,并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的具體舉措,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聚焦新發展格局,舉全省之力攻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3個省實驗室,啟動實施9個省重大科技專項,統籌實施“科創專員(科創副總)”“破繭成蝶”、企業R&D投入引導計劃等系列惠企舉措,以“雙千工程”為抓手推動不少于3000項科技成果在省內落地轉化,技術合同交易額實現翻番。
省工信廳干部職工表示,要切實把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精神轉化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際行動和成效,聚焦“工業賽道要豐產”部署要求,扭住關鍵點發力,深入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打造以整車為龍頭、零部件為龍身、后市場為龍尾的集群發展模式;全面推廣制造業“智改數轉”,力爭全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提升至50%;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全面啟動實施“十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梯次培育行動;加速打造新材料產業高地,著力推動碳纖維生產及下游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升級政策環境,催生我省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集聚,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全方位提升我省產業發展能級。
省民委辦公室二級主任科員劉潤澤表示,作為民族工作的參與者、實踐者和受益者,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全省兩會精神轉化為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吉林篇的不竭動力,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讓各族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能夠取得這樣亮眼的成績,既提振信心,更增強決心。省自然資源廳將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精神,堅決守住10944萬畝耕地保護紅線,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全力夯實吉林大國糧倉“耕基”;啟動實施“百萬畝”國土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到2025年實現修復國土面積100萬畝以上;強化土地要素服務保障,統籌配置、足額保障重大項目用地計劃指標,持續提升用地審批質效,切實為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提供堅實的空間支撐和資源保障。
省農業農村廳干部職工表示,今年聚焦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結合職能,搶抓機遇,擔當作為,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力爭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達880億斤以上。建設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保護性耕作擴大到3800萬畝。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力爭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量超千億元。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壯大三年攻堅行動,力爭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70%以上。大力發展生態漁業,聚焦打造千萬畝北方稻漁生產基地,力爭稻漁綜合種養擴大到200萬畝。
“全省兩會不僅描繪了吉林發展的美好前景,也為我們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干部職工一致表示,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省兩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圍繞大數據產業總量壯大、質量優化、能級躍升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加快推動以數字政府為先導的“數字吉林”建設向更高水平躍升,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賦能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