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方式改革的國家需求,是從實施素質教育走向發展素質教育。”在2019年高中教育發展論壇上,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志豪作主旨演講,分享了對于新時代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的一些思考。
“進一步整合和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是推動我國中小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條新路徑。”2023年全國兩會上,邵志豪建議,深入推進中小學教育共享,進一步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邵志豪為教育事業傾心傾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堅守情懷,匠心守護未來;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他肩負起光榮使命,腳踏實地,目光看得更深、更廣、更遠……
2023年2月,一輛中巴車披著清晨霞光,從長春市出發開往輝南縣。這是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初中和小學部的多名教師,到輝南縣中小學開展送教活動,也是多年來師大附中開展的“深耕計劃”活動之一。
為積極響應國家振興鄉村教育的發展戰略,從2016年開始,東北師大附中開展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精準幫扶項目,并將該項目命名為“深耕計劃”。
“如何讓縣域基礎教育更加強大起來?師資力量更加壯大起來?”為此,邵志豪走訪了許多縣域中學。一路調研,一路思考,邵志豪聽到了基層教育者的心聲,也對縣域基礎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021年,在“1+1深耕計劃”基礎上,邵志豪升級啟動了示范幫扶“1+N深耕計劃”,幫扶對象也由最初的黑龍江省甘南縣和我省安圖縣,擴展到包括新疆、西藏、青海、貴州、海南、山西、內蒙古等地,面向省內乃至全國輻射性幫扶100余所中學,極大提高了縣域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
往返8000公里、海拔4000米落差、從東北平原到西北高原,為的就是“教育”二字。2023年5月,邵志豪帶領專家顧問委員幫扶團隊走訪調研青海玉樹,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并針對各校實際問題提出解決路徑,為玉樹四高輸送了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同年6月,教育部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2022-2025) “邵志豪名校長工作室”正式揭牌。邵志豪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元暉工程”縣中教師義務培訓、“縣中校長領導力培育與提升”“三新背景下高三一輪復習策略研究”等活動,促進兄弟學校不斷完善自身、踔厲奮發。
截至目前,在邵志豪的帶領下,東北師大附中形成了“三請三送三平臺”教育幫扶模式,并充分發揮國家級示范校的引領示范作用,與幫扶團隊、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密切交流合作,累計點對點幫扶了10個省、20余個縣域、100余所中學,培訓了2萬余名縣域教師,輻射影響百萬余名學生。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師是培養未來人才、傳承文明智慧的中堅力量。”今年,邵志豪將繼續關注教師隊伍建設,他建議通過加強教師教育、完善教師職業發展標準、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出具備高尚品質、富有責任感的優秀教師,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