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剛剛勝利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過程中,再一次強調法治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白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開創法治白山建設新局面,為實現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加快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振興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一、強化政治引領,把牢建設法治白山正確方向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是踐行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在實踐過程中,白山市充分發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作用,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市的領導,成立4個協調小組及委員會辦公室,統籌部署、協調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確保全面依法治市在“統”上更有高度、“籌”上更有深度、“推”上更有力度。堅持把會前學法作為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的常規動作,將《吉林省領導干部應知應會國家法律簡明讀本》作為必學內容,市級領導帶頭學法,引導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堅持把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作為抓好“關鍵少數”的重要舉措,將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作為全市領導干部考核重要內容,實現全市494名黨政有關負責人全覆蓋。支持和保證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健全市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的監督職責。持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問答》納入全市干部理論學習和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在主題教育中不斷深化法治思維,強化法治意識,切實把黨中央和省委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發揮法治督察“利劍”作用,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職責,推動全面依法治市與全面從嚴治黨協調銜接、相互促進、有機統一。
二、把握重點任務,不斷深化法治白山、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白山市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在省級第二周期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中,白山市市本級及六個縣(市、區)全部確定為達標地區,臨江市、靖宇縣被命名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在推動過程中,白山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著力推動“一規劃兩綱要”任務落實,科學系統推進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和守法等工作。充分運用“小切口、小快靈”,精準立法。2023年,確定《白山市違法建設分類查處條例》等7項年度立法項目,通過立足基層實際、聚焦民生福祉,推動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創新。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合力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制定國內首部設區的市規范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政府規章——《白山市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暫行辦法》,確保在法治軌道上穩步推進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圍繞食品藥品安全、質量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開展“雷霆2023”“鐵拳攻堅雙百戰役”及反不正當競爭“守護”系列專項執法行動,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持續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著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全面加強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糾錯監督職能。2023年,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案件糾錯及經調解結案54件,占全部審結案件的39.4%,行政機關一審敗訴率3.98% ,低于全省平均值8.05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一。聚焦滿足群眾多元需求,建立白山特色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研發渾江區“滿足”法治文化公園、長白縣公共法律服務短劇視頻等6個公共法律服務特色產品,全力培育打造城市普法特色品牌。依托“法律明白人”,持續打造“普法上山下鄉,法潤‘一山兩江’”主題法治文化,充分利用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長廊、法治農家院等陣地,開展特色農村普法宣傳活動,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崇法向善、循法而為的法治環境,以法治“含金量”保障發展“高質量”。
三、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白山市始終把提升法治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持續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四個工程”建設(即保障有力要素環境建設工程、高效便利政務環境建設工程、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建設工程、利企惠企市場環境建設工程),形成各級政府部門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大合唱”。突出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立法,構建白山特色立法體系,倡議發起渾江流域“兩省四市”(吉林省的白山市、通化市與遼寧省的本溪市、丹東市)協同立法,四個地區《渾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全部頒布施行,以法治之力守護青山綠水、護航綠色發展。深入推進政府職能從審批、監管向服務和支持轉變,持續動態調整市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全面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證照一碼通”、住所登記、名稱登記等改革,穩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大力推行“五辦”服務新模式,在市政務大廳開設“無差別”綜合受理服務區,構建“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運行模式,讓企業和群眾一個窗口就能辦成事。在全省率先推出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協調推動43個部門1742項業務增設預約辦理服務。堅持打造“企業最有感”營商環境,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場所共計辦理“無差別”事項67174件,黨員零跑腿幫辦代辦隊為企業開辦、施工許可、聯合驗收等事項提供全程領辦代辦,14個項目實現“上門幫辦”,真正做到把政務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與企業大門前,實現群眾、企業辦事“零跑腿”。創新實施《白山市營商環境監督員管理辦法》,圍繞助企紓困精準推送“惠企政策大禮包”,開發應用“白山營商365”App。印發《白山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凈化政治生態和經濟生態,打造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工作,建立“一案三書”工作制度,確保監管有力度、執法有溫度。推動法律保護關口前移,成立法律服務團,為企業持續提供“法治體檢”。“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2023年,白山市法治化營商環境群眾滿意度測評位列全省前茅。今后,白山市將持續以法治力量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白山市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全力打造法治建設“新高地”、塑造法治營商環境“新名片”,為實現白山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