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化市場日益繁榮,國內大部分文藝院團都面臨著來自影視、網絡視頻等多方面競爭。同時,文藝院團數量不斷增加,演出市場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等問題亟待破題。”黃梅花代表如是說。
“以精品力作打響院團品牌,提升院團的品牌辨識度,在行業中樹立獨特的品牌形象,才能破解‘流量密碼’,贏得更多市場份額。”黃梅花建議,文藝院團要致力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地域特色和獨特藝術價值,堅持藝術保護傳承,重點做好精品創作、傳統作品復排移植、人才培養、藝術普及等工作,努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此外,主動適應互聯網時代媒介傳播特點,建立文藝主播抖音矩陣,開拓線下演出、線上演播“雙演融合”業態,不斷拓寬演藝市場。
黃梅花建議,鼓勵省內高校根據文藝市場需求,增加文化藝術營銷方向的課程和專業模塊,與文藝院團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既懂營銷又了解文藝行業的復合型人才。推動高校與文藝院團建立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平臺,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能走進文藝院團進行學習實踐,熟悉文藝營銷工作流程,為后續的營銷工作提供更精準的方向。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紀洋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梁拓元
復審:胡健華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