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在线-色综合视频网-色综合视频-色综合色综合网色综合-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国产精品一二三

兩會特刊 |物阜民豐——筑牢“金色”糧倉

  更新時間:2025-03-08 08:39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使命。對于吉林來說,糧食是驕傲,更是責任。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吉林的首要擔當。2024年,全省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黑土地力穩步回升,人參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鹽堿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成果顯著,畜牧業生產實現逆勢上揚,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加快釋放,吉林正不斷續寫黑土地上的農業傳奇,繪就鄉村振興絢麗篇章。


食為政首,谷為民命。

三月的吉林大地,春意漸濃,冰雪消融,萬物復蘇。

坐擁享譽世界黑土帶核心區、黃金玉米帶和黃金水稻帶,盛產白金名片“吉林大米”、黃金名片“吉林玉米”、彩金名片“雜糧雜豆”、鉑金名片“長白山人參”、黑金名片“黑木耳”……這就是“金色糧倉”吉林。

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政治責任。

初心如磐,使命必達。吉林人牢記囑托,聚焦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發展現代化大農業,讓“中國飯碗”裝進更多“吉林好糧”。

成績斐然

現代化大農業蓬勃發展

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吉林用全國4%的耕地,產出了6%的糧食,提供了10%的商品糧。全國每10斤商品糧中就有1斤來自吉林。

回溯2024年,白山松水間的吉林農業,高光時刻接連上演,成就璀璨如星,朝著建設農業強省目標扎實邁進——

糧食總產853.2億斤,穩居全國第四位;

糧食單產971.7斤/畝,居全國糧食主產省第一位;

人參產業綜合產值突破800億元,居全國首位;

農產品加工業新達產項目314個,新增產值365億元;

肉牛屠宰量實現翻番,由全國第11位躍升至第5位;

梅花鹿產業規模保持全國第一;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居全國前列;

建設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是建成面積最多、建設進度最快的一年;

審定高產優質玉米、水稻、大豆新品種257個,認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27個;

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4.5%,農業現代化第一方陣地位更加穩固;

……

種植業五谷豐登,畜牧業六畜興旺。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歲稔年豐的背后,是勤勞樸實的吉林人對“飯與碗”“民與國”的執著思考和篤行不怠,是對我國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貢獻。

今年,吉林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糧食產量預計達到880億斤以上。

穩居首位

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

如何處理好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為破解這一難題,吉林成立了黑土地保護領導小組,設立了黑土地保護管理機構,出臺了全國首部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實施了“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在全國首創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系統,建立了全國首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院士工作站,為全省糧食產量向千億斤目標邁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黑土地形成需要日積月累,黑土地保護也非朝夕之功。從制度建設到依法保護,從主體責任到成果轉化,一連串接地氣的保護舉措,讓吉林在黑土地保護方面日漸成熟完善——

推進保護措施。著力推動“梨樹模式”提質擴面,建設縣鄉級高標準保護性耕作應用基地240個,作業主體達到2.6萬個。因地制宜示范推廣耕地深松800萬畝、深翻+增施有機肥500萬畝、耕地輪作240萬畝。

強化質量監管。構建全覆蓋耕地質量監測網絡,設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1208個、調查評價點?1.12?萬個,精準實施耕地質量監管。組建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服務專班,常態化深入縣市查擺問題,實現項目實施縣(市)、在建項目和建設內容檢查“三個全覆蓋”。

深化科技創新。依托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啟動國家“十四五”科教基礎設施“黑土養護與農業綜合開發研究能力提升項目”,部署實施基礎研究項目6項、重點研發項目10項、應用技術類項目2項。

開展科研攻關。啟動全省黑土地保護模式評估分析,編制《吉林省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技術匯編》。完成“黑土地保護相關機理研究”4項、“黑土地耕地質量修復技術攻關”16項和“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選育”24項。

促進成果轉化。將104項品種技術納入全省年度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建立中部退化粘重黑土地保護與高效利用技術體系集成應用試驗示范基地4個,輻射帶動35萬畝。實施西部秸稈翻埋還田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綜合技術,雙遼地塊實現畝產噸糧,前郭、乾安、大安、長嶺4個縣示范田產量均達900千克/畝,每公頃增產3000—6000斤玉米。

如今,吉林實現了秸稈全覆蓋技術“國產化”、免耕播種機具“中國化”、耕作技術推廣“系統化”。全省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100多萬畝,居全國首位。

綜合施策

守好糧食生產“命根子”

吉林87%以上的耕地是黑土地,90%以上的糧食產自黑土地。憑借得天獨厚的條件,糧食總產量不斷攀上新臺階。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在保證黑土地科學永續利用的同時,如何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綜合產能,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吉林人胸懷“國之大者”,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田長制大格局,持續完善全流程、全鏈條、全覆蓋農田保護機制, 切實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堅持高位推動、綜合施策,多年來,吉林在耕地保護、管控、考核、監督等環節多管齊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占補平衡管理,積極提高耕地質量,以“長牙齒”的硬措施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守住耕地紅線。

耕地進出平衡、占補平衡,前提是要有質量可靠的后備土地資源。吉林西部依托河湖連通、引嫩入白等工程,逐步形成江河泡沼互濟的生態水網。通過“以水定地”種植水稻,“以稻治堿”涵養生態,科學謀劃、系統組織、統籌推進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工作,引進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探索鹽堿地治理方式,采用物理化學等技術手段,逐步降低土壤鹽堿度。

當前,吉林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治理已完成50萬畝,新增耕地38萬畝。

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鹽堿地,如今碩果累累,由白變綠,成為吉林糧食產量新的增長極。

百尺竿頭思更進,蓄勢整裝再出發。希望的田野上,新一年的耕耘已經開始,新一年的豐收正在孕育,一個物阜民豐的“金色糧倉”正在不斷“升級”,書寫農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閆虹瑾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



編輯:馬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信头像大全500张| 《stag》电影在线观看| 搜狐首页网| 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演员表| 李志毅| 奖励员工的表扬通告怎么写| 《天底良知》电视剧| 寡妇高潮一级免费看| 抖音网页版入口| 战无双| 黑之教室| 性视频在线播放| 鹌鹑图片| 大内群英 电视剧| 华师大图书馆| 和平视频| 想要更多| 花非花电视剧演员表| 丽芙·泰勒| 肱骨骨折能评几级伤残| 流浪地球2演员表| 康熙微服第二部免费版第24集| barazzares 女演员| 电影网1905免费版| 除暴2 电影| 朱莉安妮全集在线观看免费| 吻戏韩国电影| 春娇与志明电影| 暴风前夜 电影| 韩国电影《我是谁》演员表介绍| 色蝴蝶| 熊出没免费电影| 科学试卷可打印(免费)| 小丑2双重疯狂免费播放在线观看| 李修文| 小孩打屁股针视频| 电影频道直播| 无内裤秘书| 敬天法祖| 在线抖音| 巨齿鲨2:深渊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