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長春凈月高新區的吉林省通用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化工廠,數控加工中心、自動化生產線與工業機器人高效協作,勾勒出“無人化”生產的未來圖景。作為我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龍頭民營企業,多年來,吉林通用以“創新”為筆,以“全球化”為紙,繪就了一幅我省汽車零部件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圖景。
2010年,吉林通用迎來了發展轉折點。“那一年,我們邁出關鍵一步,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收購了德國、法國企業,并在長春建立合資公司,成功引進了全球最先進的鋁鍛生產線,開啟‘海外并購促中國制造’的發展路徑。”企業董事長李吉寶告訴記者,“引進、模仿、消化、吸收、提高、創造”,這條技術升級鏈不僅讓產品質優價廉,更推動產能與競爭力同步躍升。
2015年,吉林通用在德國慕尼黑設立研發中心,組建中歐聯合技術團隊,實現與奧迪、寶馬等國際車企的同步開發,一舉打破國內零部件企業依賴低端加工的困局。
如今,吉林通用的鋁鍛生產線技術已超越德國原廠,成為全球標桿。憑借技術優勢,企業成為德國大眾、奧迪、寶馬的戰略合作伙伴,美國通用、克萊斯勒也將其列為潛在合作對象。“通過鋁毛坯資源開發,企業年產值增長超5億元,印證了‘以全球資源賦能中國制造’的遠見。”李吉寶說。
在汽車輕量化領域,吉林通用從汽車轉向系統、自動系統、懸掛系統、座椅系統、空調系統、傳動系統、變速系統的“七大系統”開發為突破口,用鋁代鋼,實現車身減重,助力節能環保。從轉向系統到傳動系統,目前,企業開發的輕量化零部件覆蓋整車核心環節,產品年產能達1800萬件。
成績的背后是吉林通用硬核創新實力的支撐。企業通過歐洲研發中心與主機廠深度協同,推動鋁鑄、鋁鍛技術國產化,并布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賽道,輪轂、轉向節、工業機器人等產品不僅滿足傳統車企需求,更在新能源市場搶占先機。“輕量化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李吉寶表示,
2015年至今,企業自主研發并投入使用500臺數控設備、38條自動化產線、100臺工業機器人,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產品質量獲得了大幅提升,未來企業還將聚焦材料與工藝革新,為行業提供更多輕量化方案。
眼下,吉林通用正全力打造吉通產業園。這座規劃占地500萬平方米、總投資350億元的“超級工廠”,將集聚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等高端產業,預計2035年末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制造業年生產能力1000億元,銷售收入8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研發與生產基地。
吉林通用的志向不止于技術突破。通過建設吉通產業園,企業正構建“主業+配套”的產業生態圈,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園區內,醫療、教育、商業等配套服務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預計衍生80至100億元的市場需求。“我們要打造的不是單一工廠,而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的創新高地。”李吉寶說。
從一家地方民營企業,到躋身全球產業鏈高端,吉林通用以創新為引擎,以開放為視野,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示范路徑。
未來,隨著吉通產業園的崛起,這座“智造之園”將為吉林汽車產業釋放出更多嶄新動能與活力。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何澤溟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