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整治AI技術濫用”專項行動自2025年4月啟動以來,中央網信辦聚焦AI換臉擬聲侵犯公眾權益、AI內容標識缺失誤導公眾等AI技術濫用亂象,深入推進第一階段重點整治任務,部署各地網信部門加大違規AI產品處置力度,切斷違規產品營銷引流渠道,督促重點網站平臺健全技術安全保障措施,推動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加速落地。第一階段累計處置違規小程序、應用程序、智能體等AI產品3500余款,清理違法違規信息96萬余條,處置賬號3700余個,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各地網信部門多措并舉,扎實推進,積極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北京網信辦開設AI技術濫用治理舉報渠道,形成“用戶標記—平臺核查—聯合處置”工作模式,處置有關舉報26篇。上海網信辦推動標識要求落地示范,組織開展4場法規宣貫和專題交流,覆蓋企業400余家,屬地內重點企業已基本完成顯式標識規范上線。浙江網信辦加大對屬地AI應用和網站平臺的督導力度,各平臺共攔截清理各類違法違規信息及提問2550萬余條。江蘇網信辦加強統籌協調,聯合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排查AI風險域名163個,封堵和取消接入域名18個。天津網信辦采用“人工+技術”方式,開展大模型安全監測,通報4批次14個風險問題。
來源:吉林省互聯網舉報中心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