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日前召開的全省開放發展大會,就擴大對外貿易、暢通開放通道、加強招商引資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釋放了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鮮明信號,體現了構建大開放、大保護、大開發、大合作格局的堅定決心,彰顯了省委省政府對開放發展“時”和“勢”的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
“時”在我們這里。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宣示了堅持對外開放這一基本國策。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更是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關鍵之時。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緊要關頭,解放思想、提振信心,集中精力做好“放”的文章,全方位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既是戰略要求,又是必然選擇。
“勢”也在我們這里。從國際看,面對中俄兩國元首簽署聯合聲明、中俄兩國開展“東北—遠東”地區互利合作的重大機遇,吉林作為國家戰略縱深,要在擔負我國向北開放重任中體現吉林擔當、吉林作為;從國內看,勞動密集型產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正向中西部轉移。國家決定在我省設立吉西南承接產業專業示范區,擴大對內開放、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機不可失;從自身看,“五個合作”帶來的是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速連年保持在20%以上。去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創歷史新高,出口增長42.1%,居全國第5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有了堅實基礎。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恰逢其時、正當其勢,最需要的就是“時不我待”,拿出“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緊迫感,迅速行動、掌握主動、爭得先機。要快人一步解放思想,謀劃推進開放的布局和思路,千方百計引項目、引技術、引產能、引資本、引人才,想方設法讓產品走出去、服務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要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在頂層設計的框架內大膽闖,在抓落實上大膽干,努力開拓思路、探索新路、找準出路,盡快形成海納百川求發展、登高望遠看世界、萬馬奔騰聚吉林、萬箭齊發到天涯的生動局面。